苏-24战斗轰炸机(俄文:Су-24;英文:Su-24;北约代号:Fencer,中文通常称作“击剑手”,更为人所知的是苏霍伊苏-24),是一款由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研发的全天候、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变后掠翼双座双发战斗轰炸机。它的设计不仅先进,还在军事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苏联航空工业的创新经典,苏-24是首款搭载数字化攻击目标指示和地形导航电子系统的战斗轰炸机。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意味着苏联的飞机火控与电子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苏-24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其独特的可变后掠翼设计,在不同的飞行模式下,它可以在低空以1马赫的速度执行突防任务,从而有效躲避敌方雷达;同时也能在高空迅速以1.3马赫的速度进行突击,提升战斗中的先机。此外,苏-24设有八个外挂点,能够携带重达8吨的各种外部装备,包括空对空导弹、空地导弹、航空炸弹、火箭弹,甚至核武器,展现了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此外在空战中也具备一定的对抗能力。
展开剩余59%苏-24由苏联著名的苏霍伊设计局精心设计制造(现在该设计局已成为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苏霍伊公司的一个分支)。1964年,该项目的设计阶段正式启动,而在1965年8月24日时,这个项目获得了政府的立项批准。接下来的设计工作在1968年8月7日完成了定型,1970年1月17日进行了首飞。到1974年,苏-24开始正式交付给苏联空军使用,成为其重要的战略资产。
苏-24的各项性能十分优秀,最大飞行速度能够达到1.35马赫,作战半径为700公里,实用升限可攀升至11000米,航程更是达到2775公里,起飞滑跑距离为1550米。整体生产数量超过千架,除了装备苏联和俄罗斯空军外,还出口到阿尔及利亚、苏丹、利比亚及叙利亚等多个国家,甚至在之前的乌克兰也曾部署有武器。这使得苏-24频繁参与苏联及其合作国家的各种军事活动。近几年,随着叙利亚引进该型飞机以及俄罗斯参与叙利亚内战,作为主力打击飞机的苏-24更是日益活跃于公众的眼前。
在冷战时期,苏-24堪称是苏联“重剑”级战术打击力量的象征。它的可变后掠翼设计、卓越的低空突防能力以及多种武器适配选项,对后来的战斗轰炸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苏-24至今已经服役近50年,并且事故率较高,但改进版苏-24M2在俄乌冲突中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验证了其设计的适应性以及在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价值。
发布于:天津市盛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